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6-min.png)
农村环境污染严重,缺乏整治和保护,农村环境状况日益恶化,环境质量明显下降,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质量与身体健康,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。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:
一是农业生产污染,二是日常生活污染,三是水污染。其实,具体情况远不是说的这样简单,真实情况更复杂。在此,仅从三个主要方面概括其污染情况。
1.农业生产污染
农业生产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,有看得见的废弃物,如废弃的农膜、收获时节农作物秸杆随便抛弃或焚烧;看不见的如农药、化肥的过多使用,加剧空气、水、土壤的污染,甚至对作物或果蔬本身产生污染。
2.日常生活污染
现在村庄处于无人监管的自然状态,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到处都是,污水随地势乱流;田间地头、沟渠河塘到处可见废弃的塑料制品和其他废弃物。过去因为物资匮乏,塑料制品和包装材料丢弃的非常少;而且,过去农药化肥用得少,提倡用农家自然肥,农作物废弃物大多用来积肥,没有乱丢弃的现象;村庄房屋虽然较旧,但地面更干净、整齐,河渠沟塘,水满而清澈。这种景象现在却很难再见到。如今,虽然不少农村到处有新楼房,但整体感觉仍是脏乱。难以见到清澈的河水,很多河塘不是被污染了水发黑,就是被破坏了水干渴。
3.水资源污染和破坏
前面说过,农村河塘被污染或破坏非常严重,不得不引起重视,否则,发展绿色经济、旅游经济就成为一句空话。
二、农村环境污染主要原因
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:一是大都缺少保护环境的意识,随手丢弃废物;二是物质生活丰富,生活垃圾增多,而又缺乏相关制度与监管;三是农村田地减少、生产减少,农家自然肥的使用更加减少,很多可以利用的自然肥材料成为垃圾;四是宣传监管缺失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,认识不到环境污染深层次的危害性,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,加之长期传统的生活习惯短期难以改变,使其自身缺乏遏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。村民普遍认为:“我们农村就是这样子的”。致使农村生活环境“脏乱差”现象严重,“柴草乱堆、污水乱流、粪土乱丢、垃圾乱倒、杂物乱放、畜禽散养”等“乱”和“散”的问题普遍存在,不仅影响镇容村貌,还对大气、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。同时,滥施滥用农药化肥、滥捕滥杀野生动物,使农村生物多样性被破坏,农村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。
(三)整治生活污染,注重环境保护
如何整治农村环境污染,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:
一是注重源头管理,整治生活垃圾污染。在生活垃圾污染的处理上,坚持做到统筹规划,科学处理,从源头杜绝污染问题。采取“组保洁、村收集、乡转运、县处理”的城乡统筹处理模式,提高垃圾收集覆盖率和集中处理率,生活垃圾采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。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,因地制宜地处理生活污水。以生态创建为载体,有效地推进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。
二是更新固有观念,科学发展畜禽养殖。集中建设集畜禽饲养、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养殖场,提高畜禽养殖规模,提高综合利用效率,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和废物综合利用双赢的目标。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,使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的新农药,推广病虫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,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化、生态化、无害化。把污染源变成肥料,同时继续推行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的方法,切实改善土壤环境。走农业加工业、种植加养殖的循环经济之路。